大小鼠可视尾静脉注射仪是用于大鼠尾注射的一款仪器配资行业资讯,以往给大小鼠注射都是靠盲打,靠经验,对科研新手来说极其困难,有了大小鼠尾静脉注射仪,可以大大提高注射效率,该仪器可以显示出尾部血管位置,看可到针头注射动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注射效率。大小鼠可视尾静脉注射仪装有自动压尾装置,实验人员一个人既可操作。
一、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
血管可视化系统
采用黄光透射技术(波长约590nm),通过暗背景下的血管显影实现准确定位,适用于黑白鼠等不同毛色鼠种,血管定位误差≤0.05mm。
配备5倍/10倍放大镜,实时观察针头穿刺动作与血管摆动,避免误插风险。
自动压尾装置
机械压尾器阻断尾根部静脉血流,使尾梢血管直径增粗40%,显著降低穿刺难度。
支持手控或脚控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尾部固定与注射。
模块化适配设计
快装鼠筒适配不同体型动物(小鼠17-40g,大鼠170-300g),透明材质实现快速保定。
展开剩余60%光源支持0~35mm行程调节,灵活适应尾部不同区域的注射需求。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装鼠固定
动物经快装鼠筒后拉式装入,调整前堵头限制活动但保持呼吸通畅。
鼠尾置于压尾器沟槽,通过脚控/手控启动压尾装置。
血管显影与定位
开启黄光透射光源,调节亮度旋钮至血管清晰可见(推荐暗光环境操作)。
酒精擦拭或温水浸泡(约40℃)。
穿刺注射
针头(25-31G)斜面向上,以≤25°夹角进针,通过放大镜观察针头与血管同步摆动确认穿刺成功。
注射量控制在体重1%以内,缓慢推注无阻力为成功标志。
止血与善后
旋转180°拔出针头减少漏液,干棉球按压止血。
三、应用场景:
新药研发:实时追踪荧光标记药代谢路径;
基因编辑:准确注射AAV载体构建病模型;
血管研究:观察内皮细胞动态变化机制。
创新意义:该仪器通过光学成像与自动化控制融合,将依赖经验的“艺术”转化为标准化的实验技术,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高精度、可重复的操作范式。
发布于:安徽省领航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